漫談祭祀習俗和清明節(jié)-高橋骨灰墓園
祭墓是通過在墓前祭奠親友的方式,表達對他們的懷念和哀思。古時祭墓風俗十分盛行,至今仍有很大影響。祭墓即是掃墓。作為廣義的祭墓,又稱墓祭、墓祀、上陵、上墓、上冢、上墳、上食、祭掃等。
考古發(fā)掘證明,至遲在舊石器時代的晚期,距今六七千年前,中原地區(qū)開始出現墓葬。墓葬是形成墓祭的前提條件。但有了墓葬,不一定立即就盛行墓祭風俗。古人何時興起墓祭風俗,現在有多種說法,有人認為夏朝時已有墓祭活動,有人提出墓祭始于周武王,也有人主張墓祭興起于春秋時代。
據《吳越春秋》載,夏朝時開始祭奠禹墓。應該說,這個記載是符合邏輯的。因為只要有了墓地,就有了墓祭的可能。人類最早將死去的人埋葬,表明人們對死去的人已有關切之心,懷念之情。早期墓中的隨葬品中雖然很簡單,只有一、二件物品,但說明當時的人們,對死有了用物品表示懷念的觀念。當人們懷念先人時,到墓地轉一轉,看一看,帶上一點先人喜歡用的物品,喜歡吃的食品,放在墓地,這就是墓祭。進行這種行為的人數多了,次數多了,就形成了墓祭風俗。開始的墓祭沒有固定的日子。有規(guī)律的墓祭活動,應該在晚些時候才能形成。
根據考古發(fā)掘,商代貴族很可能有墓祭活動。年考古工作者在安陽殷墟發(fā)掘了一座商代貴族墓。因墓中隨葬品多有婦好二字,故命名為婦好墓。“婦好”墓的墓口上有一房基,建筑面積約20平方米,與墓口大小相近。經過研究認為,這個建筑物是有意建在墓上的。因此推斷這是為祭祀墓主人而建造的享堂。
關于西周時的墓祭情況,許多人以《史記.周本記》的記載為依據,認為周武王即位后,曾祭祀過周文王的墓。
民間盛行墓祭,春秋時開始見于記載。曾子說過,用殺牛祭墓來表示孝道,不如在父母活著時,讓他們吃上少一點的雞肉豬肉。孟子寫的那位靠吃喝他人墓祭食品得以酒足飯飽,并在自己妻妾面前自吹自擂的齊人,雖是一個虛構的故事,但如果沒有墓祭的現實生活,孟子不可能編撰出這個故事?!睹献印返?ldquo;齊人有一妻一妾”一節(jié),說明在孟子生活的戰(zhàn)國時代,民間的墓祭活動已相當普遍。
古代對于人的死亡看的很重,為表達對死者的悼念,一般要舉行喪禮。至于何時祭掃墳墓,初時并無定日。后來經過漫長的歷史演變,逐漸形成以清明節(jié)、中元節(jié)、送衣節(jié)為主的祭墓風俗。對這三個固定的日子,民間稱為“三冥日”。
清明節(jié)在三個冥節(jié)中,歷史最為悠久,對社會影響也最大。清明成為冥節(jié),與寒食節(jié)有很大關系。寒食節(jié)在清明節(jié)前三日,也有的說在前一日或二日。寒食節(jié)最初的內容是禁火三日,只用冷食,是相當古老的習俗。后來因糅進介子推的故事,增加了祭墓內容。介子推是晉文公臣屬,晉文公流亡國外時,處境艱難,幾日無食,介子推割下自己的股肉,煮湯給晉文公喝。晉文公當上國君,封賞諸臣,介子推躲進山中不見。晉文公找不到他,便下令放火燒山,想以此逼迫介子推出來。介子推寧死不出山,最后反被燒死。晉文公十分哀傷,下令在介子推忌日不準動火以示紀念。時間一長,寒食節(jié)與悼念介子推便合二為一。到唐代盛行寒食節(jié)上墳掃墓。唐玄宗見此,頒布詔令說:寒食節(jié)上墳,禮書上沒有記載,近世沿襲成俗?,F準許在寒食節(jié)時上墓,要把這個行為編為禮典,成為正式禮俗。 經唐玄宗的推動,民間祭墳掃墓特別看重寒食節(jié)。
由于寒食節(jié)與清明日子相近,古人在寒食節(jié)中的活動又往往延續(xù)到清明,久而久之,寒食與清明也就沒有嚴格區(qū)別了。清明由原來的節(jié)氣變?yōu)楣?jié)日,成為祭祖掃墓的最重要活動,寒食節(jié)反倒被逐漸淡化。
農歷七月十五日,是道教中元節(jié),佛教稱盂蘭盆會,民間叫鬼節(jié)。中元節(jié)形成于唐宋時期。中元節(jié)的主要活動是祭掃墳墓,當天道觀設道場,僧寺作盂蘭盆齋,皇室要舉行拜陵典禮,民間一般是在墳前擺上供品,祭奠先祖親人。
送衣節(jié)又稱焚衣節(jié),時間是農歷十月初一。秋冬之交,天氣轉冷,人們自然會想到已故的親人。因此,每逢農歷十月初一,人們用紙做成衣被等物,送到墓前焚化,表示對死者的關切。
古代上墳祭奠親人,民用物品基本上是實物。祭品多是可食可飲之物,祭祀完畢即在墓前食用。不管何人,碰上墓祭都有權食用祭品。上墳人都歡迎外人來吃祭品,認為祭品被別人吃掉,是死者的福份。從唐代開始,除了食物祭之外,流行燒紙錢,用替代品上墳祭奠。
冥節(jié)發(fā)展到今天,七月十五日中元節(jié)和十月初一送衣節(jié),日趨冷落,只有清明節(jié)由于與現代社會緊密結合,適應時代的發(fā)展,顯示出長盛不衰的趨勢。
文章來源:網絡 | 更新日期:2023-04-26 00:00